安溪新闻网

杨叔禹:做有人情味的医者

2018-11-09 09:43:00来源: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本报讯 (记者陈艺娜)“我们救死扶伤,日夜守护病人,牺牲很多,付出很多,为什么我们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日前,县中医院邀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名中医杨叔禹,作《做有人情味的医生》专题讲座,为茶乡广大医务工作者答疑解惑。

人文精神缺失

致医患关系紧张

“倡导人文精神,暖化医患关系,好的医者不仅要有高超的医学技术,也要有浓厚的人文素养。”杨叔禹说。

在杨叔禹看来,现今大多数医者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缺少与病人充分交流时间;个别医院趋利行为与过度医疗;医疗技术的局限与病人期望的落差;临床分科越来越细,缺乏对整体关注;受机械唯物论影响,把人当机器;只关注躯体、病理的变化,忽视心理、情绪的变化;追求医疗技术的提高,忽视沟通技巧的养成;依赖辅助检查,医者与患者的直接亲密接触被设备、机器代替和隔绝等因素,都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医者父母心,医乃仁术,医者从来都该是崇高的,受人尊敬的。”杨叔禹引用孙思邈的话进行注解,“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此外,杨叔禹认为医者应具备七个基本能力,即“基本生物科学知识、基本行为及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临床技能、临床决策能力、沟通技巧、医学伦理学”。

好医者要兼修医术

与人文素养

“医学研究的客体是人,现代医学的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医学是‘人学’,并非纯粹意义上的生物科学。”杨叔禹认为,医者应该关注得病的人,而不只关注疾病;治病也治人,懂病更懂人;关注病情,还要关注心情;掌握病理,还要掌握心理。

杨叔禹谈到,有一天早上,他在与其他医生交接班时,值班护士走过来说:“杨医生,昨天晚上59床的老太太跟她儿媳吵架,今天心情不太好,您多照顾一下她的情绪。”他当即表扬了这位护士。杨叔禹认为,在医学活动中应用人文知识的能力是人文精神的展现,大多数纠纷是“沟通”问题引发,而许多纠纷本可以避免。

讲座中,杨叔禹还从“倾听、打断、提问、礼貌策略”等方面分享了医者日常工作中的沟通技巧,以及如何掌握基本的医学人文技能。

休息时间

到茶乡坐诊授徒

“安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文史上有李光地文化,医史上保生大帝文化,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平时也接诊很多安溪患者。”杨叔禹表示,在今后三年里,每个月都将利用休息时间至少3个工作日到县中医院,开展门诊临床带教、学术讲座等,为我县培养中医内科及糖尿病科学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

“杨教授前来坐诊的消息,早已在茶乡群众间传开,吸引许多县域及周边地区的群众前来预约就诊,预约满号后,还常要加号。”县中医院院长李朝晖介绍,“他的到来将对我院临床科研、教学、人文医学建设和暖心服务等方面展开全方位指导,提升我院医疗服务综合实力,真正实现我院对广大群众‘大病不出安溪’的诺言。”

几次坐诊,杨叔禹发现,前来就诊的群众以罹患高血糖、高血压、胃肠方面疾病居多,他希望广大茶乡朋友要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未来,杨叔禹将联手我县本地老医师,以县中医院为平台,研究出更多适合茶乡群众调理身体、科学养生的中药制剂,把茶与保健列入研究范围,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人物名片

杨叔禹,1958年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1983年起在营口中医院内科工作,1993年任营口市中医院副院长,1996年晋升主任医师;1996年10月调往厦门,曾先后担任厦门国际中医培训交流中心主任医师、厦门市第一门诊部主任、厦门市中医院院长、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长期从事糖尿病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肿瘤病人术后及放疗、化疗后的中医治疗等,曾获“中国医院优秀院长”“中国医师奖”。

【责任编辑:林少华】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