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家乡的桥

2020-06-23 10:21:00来源: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谢巧玲

办公室墙上悬挂着一幅茶乡城区全景图。每次站在全景图前,首先闯入眼帘的是蓝带似的大龙湖。这是在县城中部,城西清溪大桥至城东水闸桥河段筑起的一个人工湖,“S”形布局。湖水穿城而过,如龙盘旋,如龙静卧。

可是,当我提笔想用一切美好的文字来描绘自己的家乡凤城时,眼前呈现的却是,架在龙湖上一座座形态各异的拱桥。

山里的桥多半古朴、安静、神秘,城里的桥则显得玲珑、温润、风情。安溪原是一座静默的山城,在时光流动里,慢慢华丽转身,从小县城到大县城。桥,一座、两座……把每段时光连接起来,改变的绝不仅是,木桥从古色调到流光溢彩。

安溪城区横跨大龙湖的桥梁有十座。幽幽蓝溪水穿城而过,座座桥梁,如同道道彩虹,横亘蓝溪之上。每座桥的建设都带着茶乡“成长”的印记。

第一座桥——安溪大桥,在大龙湖上十座桥中最为古老。如今桥身多次翻新,未见沧桑。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两岸相隔到“天堑变通途”。当时我还没出生,无法去见证这段历史。查阅资料,知道它原为石址木梁桥,有个好听的名字“凤池桥”,因洪水的冲刷,毁了又建。1963年6月15日,质为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的安溪大桥竣工通车,全长237.88米,连接祥云与北石两岸。作为第一,总是多些担当,城市的发展,它可以见证。如今,6车道的桥面,造型优美、宽敞明亮,它的每次扩建,每次翻新,就有了城市的每一步发展。

有人写道:“择一城终老,就是安溪了,雨中的安溪这么美,醉了。”当我在南门桥下,行走在雨中的十里诗廊时,我也想说:“择一城终老,就是安溪了,雨中的南门桥这么美,醉了。”天青色在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等一场朦胧的雨,似梦似幻,美了龙湖,灵秀了一座桥。

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时,南门桥本身恰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管是冬日的清晨还是夏日的黄昏,不管是阴还是晴,山的倒影、水的灵动、钓者的清闲、水鸟的自在,龙湖上的风景最美的还是横跨两岸的那道白蓝相间的弧线。

可在上世纪80年代前,难以想象一场雨,尤其是一场持续的滂沱大雨,对龙津渡来说,却是一场灾难。那时没有桥,更不用说是灵秀的桥。来往的学生、村民、过客靠是一条小船来回摆渡。水涨了,小船激烈摇荡,危险随时潜伏着。摆脱危险的最好选择就是一座拱桥的架起。1986年7月,南门大桥(又称龙津大桥)建成通车,把旧城区与后垵连成一片,五孔四墩二台,花瓶式Y型桥墩,一座“生命”之桥架在龙湖上,架在茶乡人民心中,对生命的维护和敬畏使它的美已超越了桥梁的外在。

此后,1993年4月,颖如大桥通车;1994年,清溪大桥竣工;1995年7月,铭选大桥建成;同年12月,县城西南人行景观凤城铁索桥竣工;1999年9月,蓝溪大桥建成……一座座桥梁延伸了茶乡城市空间,拉伸城市骨架。

2017年10月,安溪这个飞速发展的小城市又多了一条湖上卧龙——三安大桥。从县政府门口上高速,穿过大桥,仅五分钟就抵达安溪高速出入口,疏散了老城区的车流,密切新老城区之间的互动联系,进一步刷新了大美安溪的“颜值”。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同德大桥,以及近期规划建设的雁塔大桥继续书写着茶乡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通山达海的故事。

【责任编辑:林少华】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