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守护绿水青山 留住美丽乡愁

2020-06-02 11:40:11来源: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阅读提示

日前,泉州市通报2019年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情况,我县以总分位列全市第一的抢眼成绩,连续九年蝉联优秀等级。

2019年,我县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围绕责任书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县水质、大气、土壤环境质量均取得有效改善。与此同时,我县启动“绿盈乡村”创建工作,持续全面推行山长制,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守护美丽“乡愁”。 (记者苏连锦 通讯员林赐生)

“绿盈乡村”推进乡村治理

日前,记者走进参内乡田底村,只见村道整洁宽敞,房前屋后绿树掩映。村中文化广场,人们休闲锻炼;村旁“和谐”公园,曲径通幽,令人心旷神怡;老年公寓中,老人们对弈看书,幸福满满……如今,田底村已是全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示范村,成为全县乡村治理典型。

让田底村发生大变样的,除即将到来的“高铁经济”,还得益于我县启动“绿盈乡村”创建工作。泉州市安溪生态环境局局长刘升鹏介绍,2019年,我县以打造“绿盈乡村”品牌为抓手,围绕“山更好、水更清、林更优、田更洁、天更蓝、业更兴、村更美”等八个方面目标,大力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富有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乡村生态振兴村建设。

既要实现“百姓富”,又要保持“生态美”,这是我县启动“绿盈乡村”建设的初衷。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县组织各乡镇完善村庄基础信息,依托省生态云平台,建立了全县348个涉农行政村“一村一档”,指导乡村开展“绿盈乡村”建设工作,并联合相关部门通过档案审核、现场评估等方式对“绿盈乡村”进行评估认定,最终确定创建初级版“绿盈乡村”107个,达到全县涉农村30%以上,其中58个村由市生态环境局认定为中级版“绿盈乡村”。

除面上开花结果,点上也实现突破。“城厢镇经岭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入选绿盈乡村建设之路福建省乡村生态振兴案例选编,城厢镇经兜村、参内乡田底村、尚卿乡黄岭村、湖头镇山都村等乡村生态振兴示范做法及成效被纳入“学习强国”福建平台示范推广。今年,我县还将创建“绿盈乡村”107个(其中初级版38个、中级版59个、高级版10个),至今年底,共创建“绿盈乡村”个数达到全县涉农村60%以上。

“不仅要让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还要让美丽生态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成为‘聚宝盆’。”刘升鹏表示,今后,我县将立足本地特色,因地制宜、合理定位,梯次推进“绿盈乡村”建设工作,大力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做到“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亮点”,将“绿盈乡村”做实、做强、做出特色。

推行山长制,改善茶山生态环境质量。 刘伯怡/摄

“山长制”做优生态环境

初夏时节,站在莆永高速感德段的一座茶山上,举目四望,满眼翠绿。一棵棵乐昌含笑、香樟、天竺桂长势良好。从远处山谷吹来的风,裹挟浓浓的绿意,带着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这正是我县探索生态文明新路、推行“山长制”带来的可喜变化。2018年,我县在全省率先推行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履行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生态治理修复为目的的“山长制”,建立县、乡、村三级党政一把手分别担任山长和副山长的责任管理体系。在明确各级山长职责的基础上,我县又将农口、公安、国土、环保等17个部门纳入其中,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形成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全民共管的森林资源管护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我县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在推广“山长制”过程中,为科学化管理,我县因山施策,将保护区域划分为一般区域和重点区域,重点区域包括茶山、风景名胜区、遗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建立一山一档台账,一山一策保护方案,妥善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关系,联动推进保护与建设工作。

“山长制”做优了生态环境,做美了森林景观。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县完成植树造林20737亩,占任务目标数16171亩的128.2%,其中山长制造林7317亩,占任务数5000亩的146.3%。每个山头都有森林资源管护员,到处是茂密的森林、清新的空气。同时,我县还积极开展国家级森林县城申报工作和1个省级森林城镇、4个森林村庄创建工作。

在祥华乡小道村的樱花公园,这里设有凉亭、连廊、水景,加上四周竹林、茶园、小径,别具乡愁气息。“公园建设与茶园生态修复相结合,有效提升山林景观。花季一到,樱花漫山嫣红,更是一处美景。”作为山长的村主任介绍。

像小道村一样,借助“山长制”东风,推进乡村绿化美化的村庄比比皆是。县林业局副局长刘全能介绍,推行“山长制”时,我县结合乡村振兴计划,以乡村河道两旁、村道两侧营造绿色走廊,提升村庄景观效果,或在村民居住集中地修建小型公园,为村民提供休闲场所。截至目前,共完成乡村生态景观林109个村、珍贵树进村入户40个村、绿色乡村17个村、省级绿色村庄2个村,数量和面积走在全省前列。

【责任编辑:林少华】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