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如何打破借“疫”之名的口罩骗局

2020-03-16 08:50:50来源:

2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要依法严厉打击扰乱医疗秩序、防疫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目前,全国已侦破的制售假劣口罩等防护物资案件68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60余名,查获伪劣口罩3100余万只,涉案金额达1.74亿元。此外,全国各地公安机关也多次通报多起口罩涉假涉诈案,这些口罩的销售渠道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微信、微博、朋友圈、微商和短视频平台。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防疫用品倏然“紧俏”。“口罩难求”成为疫情中人们最关注的话题。群众需求有多高涨,不法分子就有多嚣张,贪念滋生的他们,假借“疫”之名,在各类平台上发布售卖口罩及其他防疫用品的信息,编造“口罩骗局”诱导消费者购买。

据悉,不法分子主要通过三种形式开展骗局,一是宣称自己有内部渠道,二是声言有国外代购渠道,三是虚假出让。同样,消费者被骗结果也有三种,一是买到假口罩,二是被虚假发货,三是付款后被拉黑,种种“神操作”令人瞠目结舌。不禁发问,本应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微商,为何遍布“陷阱”?涉假涉诈口罩不仅关乎群众人身安全和财产利益,也事关微商的经济秩序,依法打击口罩涉假、涉诈案件,坚决维护群众口罩用量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对这一违法行为进行有力打击?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策划,多措并举,严厉打击和细化防控相结合。如,市场监管部门应提前入手,紧抓疫情防控关键区域,全面排查重点领域商品经营户,畅通“12315”维权投诉渠道;政法部门要将该类案件作为近期工作重点,开展动态摸排,精准管控,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定格法办,有力震慑犯罪;司法部门可通过线上直播普法,回应关于疫情期间网购纠纷的相关法律问题,从源头上消解这类纠纷,为群众提供法律指引;宣传部门则须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做到精准宣传,积极回应民众关切。此外,广大群众也要提高警惕意识,不要轻易打款转账受骗。一旦发现被骗,要及时报警。(文/海猫)

【责任编辑:林少华】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