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两岸大学生记者茶乡考察采访

2019-08-13 11:54:46来源: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本报讯 (记者洪金示)8日,参加第五届两岸高校大学生记者挑战赛的30多名大学生记者深入我县考察采访,挖掘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脉络,感受美丽茶乡的独特魅力。

探寻两岸同根同源文化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青年联合会、泉州市青年联合会、台湾中华杰出青年交流会主办,来自两岸55所高校的84名高校大学生记者参加,活动持续至8月11日。活动期间,高校大学生记者们分成3组,分赴安溪-石狮、惠安-永春、晋江-泉港进行参观考察,展开采访,深入挖掘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脉络。

“泉台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佛缘相承,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两岸同根同源。”在清水岩风景名胜区,来自台湾清华大学的大一学子郭芸廷说,安溪清水岩是台湾和东南亚众多清水祖师庙的祖庙,泉台民间信仰一脉相承。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看风景,看人文,感受大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行的不少台湾学子更是带着祖辈父辈的愿望,给清水祖师上一炷香,抓一把故乡的土,用相机记录故乡的点点滴滴。

安溪茶文化也是大学生记者们关注的焦点。在八马茶业公司,大学生记者们体验乌龙茶传统制作工艺,品尝安溪铁观音,详细了解我县茶产业发展历史、茶文化品牌建设及茶叶市场管理等情况。

“台湾乌龙茶源自安溪,在安溪和台湾,有许多家庭祖祖辈辈以制茶为生。随着安台茶业合作的展开,两地民间交流也日益深入。”台湾长庚大学研究生陈昱靓说,安溪在发展壮大茶产业的同时,不断延伸茶产业链,加强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联系,产业优势正进一步凸显。“安溪茶业发展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如,有效利用区域茶业资源,通过茶旅游开掘增值空间;让一大批游客走进安溪,推动游客真正了解安溪,了解安溪铁观音等。”此行采访选题,她将侧重在“安溪茶业发展状况”这一方面。

深化拓展闽台交流合作

湖头光电产业园的崛起是安溪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两岸大学生记者参观园区时,馆内展示的高科技产品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来自台湾中正大学大二学生李京蓁在聆听讲解员解说的同时,不忘拿出手机拍拍照,掏出笔记本做记录。“一是方便回去后写稿,二是可以作为一份宝贵的素材留存。”

“台湾人在安溪,没有‘背井离乡’之感,大家都讲闽南话很是亲近,让人很快就能融入这里的生活。台商、台湾人才在安溪生活稳定、工作顺利、待遇不错,我们深深感受到优惠政策的温暖。”座谈会上,两岸大学生记者与在安溪扎根发展的台湾人了解在安溪的工作感受。

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对台优势,先行先试,出台了一系列充满“含金量”与“含情量”的惠台政策,吸引大批台湾人才汇聚茶乡、挥洒才情,为安溪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湖头,一个山区县的乡镇,缘何吸引如此之多的高科技光电龙头企业?”“安溪有哪些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台湾同样的产业,有哪些需要向安溪学习的?”座谈会上学子们纷纷抛出问题,同时也表示安台两地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拜一样的清水祖师,讲一样的闽南话,喝一样的乌龙茶,又有这么好的优惠政策,毕业后,如有机会,他们也考虑到安溪来发展。

“几天的泉州行,拉近了海峡两岸的距离,认识了祖先的故乡,结交了一群疯狂的朋友……一路上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疯疯癫癫,在彼此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回忆。”辅仁大学学生罗绮说,几天来两岸青年同吃同住,有交流与合作,有比赛和竞争,也有思维的碰撞,尽管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背景文化,友谊却早已悄悄在两岸年轻人的心间萌发。

活动组织方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本次活动旨在引导两岸青年以新闻媒体人的视角,深入挖掘闽南传统文化底蕴和魅力,共同探寻海峡两岸悠久的历史渊源,共结两岸情谊,促进两岸青年深层次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同时,也希望两岸大学生记者能在活动中,用眼力去体验和观察,动手去描绘和表述,用心去思考和感受,创作出富有两岸融合元素的优秀作品,进一步推动和深化闽台文化、艺术、新媒体等多领域交流合作。

【责任编辑:王丹凤】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