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绿色力量”衍变“绿色发展”

2019-04-16 11:42:12来源: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虎邱鲤鱼岛

后洋村生态茶园

阅读提示

    “20年间,地球正在变绿,仅中国一个国家的植被增加量,占到过去17年全球植被总增加量至少25%。”2月,美国宇航局公布消息后,全世界都在感谢中国。数据显示,中国新增绿化面积的42%来自于植树造林。

    作为全国最“绿”的省份福建省的一分子,茶乡安溪也是妥妥一枚“绿富美”。全县3057.28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5.77%,森林蓄积量超过700万立方米;首届绿色发展百强县,安溪位列第56位。

    近日,记者跟随“林业人”走访茶乡村落,感受细枝末梢间的“绿意”。漫步各个村落,目之所及皆是绿,嫩绿、翠绿、墨绿……层次各异、深浅不一、生机盎然。绿色,成为茶乡最耀眼的底色,也昭示着茶乡百姓的幸福生活。(记者陈小娜)

  刷新乡村颜值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代诗人孟浩然描绘的美丽山村风光令人艳羡,也是许多人可言的乡愁。近日,在虎邱镇竹园村,记者便亲身感受到这般美好。

    远山如黛,屋舍俨然,溪流潺潺,竹园静谧。溪水流至鲤鱼岛,被“鱼头”一分为二,至“鱼尾”处又合二为一,远远望去,恰似一条鲤鱼正在水中优哉游哉。明媚阳光照耀,水面波光粼粼。岛上,曲径通幽,花坛有序分布,天竺桂、火焰木、香樟、串钱柳、碧桃等各类树种应有尽有,满目葱茏。乔木、灌木、地被,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漫步其间,怡然自得。

    “绿了!美了!茶余饭后,村民们总爱到鲤鱼岛上休闲一番,许多人更是慕名而来。”虎邱镇林业站站长苏火儿介绍,鲤鱼岛村庄绿化项目面积约10亩,林业部门为其量身定做,种植香樟、碧桃、福建山樱花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适生植物,注重绿化层次、季相变幻和动观效果,“才有了这条集生态、文化、美化、香化为一体的绿色休闲景观。”

    移步虎邱镇石山村。1.6公里长的通村公路成功拓宽后,出行难的历史一去不返。不久前,村庄绿化行动更是刷新这个原本僻静小山村的颜值。“外侧是香樟,内侧是竹柏,那儿是罗汉松,红花继木球,毛杜鹃,待到花期,姹紫嫣红,走在路上也是一种享受。”苏火儿难掩喜悦。

    桃舟乡莲山村、长坑乡玉美村、大坪乡大坪村、感德镇洪佑村……在茶乡,诸如这样的“绿、美”“高颜值”村庄正如雨后春笋。“绿色,应该是乡村的主打色,美丽乡村建设少不了栽花种树。”县林业局工程师许煌忠说,近年来,我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利用乡村公园、村庄水系,以及民居古厝等,建设一批能为当地百姓提供休闲场所的风景林、风水林、小型公园,极大改善乡村绿化环境,4个村庄入围“2018年福建省森林村庄”。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乡村旅游走进“春天里”。一个个乡村、一个个景点成为“网红”,不时刷爆朋友圈,而乡村的“绿”文章无疑为这出好戏锦上添花。

    走进虎邱长潭公园,在虎邱溪两侧,一株株香樟迎风招展,一棵棵柳树上柳枝正抽出新梢,碧桃花期虽过却也不甘落后地吐翠,脚边上马尼拉草坪绿草如茵,最惊艳的当属那万绿丛中的“红”——成排三角梅热烈奔放,鹅卵石小径,休闲小亭,溪水淙淙,鸟鸣啾啾,恣意休闲的人们,一幅山水画赫然入目。

    “这是秋枫,那有桂花,再远处两旁种植的是火焰木,待到花期,火焰木盛开就如同村里的旅游一样红红火火。”城厢镇团结村村干部老谢一脸憧憬,“我们做的这些村庄绿化就是为乡村旅游加分、服务的。”老谢说,越来越高的人气给了他们满满的底气。

    诚然,地缘优势加上较好的植被保护成果,使得团结村成为离县城较近、发展乡村旅游的“香饽饽”。近日,网红旅游景点六君岩就是最好的例证。“我们前年就开始在乡村绿化上做足文章,准备发力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

    做足“绿”文章,使“风景”“钱景”比翼齐飞的还有祥华乡后洋村。但见村里生态茶园里,竹柏、碧桃、桂花、紫玉兰等数百株乔木树种套种其间。“创造物种多样的小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由低到高依次有低矮的地被,中间有灌木,高处有乔木,提高景观空间层次感,达到生态环境建设的最佳方式。”祥华乡林业站站长李艺皇说。

    “茶叶是祥华百姓们的命根子、钱袋子,要生产、制作出品质好的茶叶,就必须在生态上下足功夫。”后洋村村委会主任陈两法说,村里实施10亩的村庄绿化依托乡村公园、茶山生态修复工作展开,如此便一举多得,“形成物种多样性,减少病虫害;改善茶园生长环境,更好的利用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

    “实施乡村绿化不仅是要风景,还要收获‘钱景’。”县林业局副局长刘全能说,近年来,我县“绿色事业”拼劲有加,为乡村振兴贡献“绿色力量”。林业部门在乡村绿化中做好规划,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因地制宜配置花灌木、藤本花卉、水生植物,利用花坛、花镜、立体或水体绿化等多种形式绿化和造景,让村庄留得住“乡愁”,看得见“绿色发展”。

【责任编辑:张燕清】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