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听谢老师讲“外婆的故事”

2019-02-01 10:25:16来源: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读《香火:闽南文化札记》

□章丽香

    农历腊月小年,当家家户户爆竹陆续响起时,我终于把《香火》(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读完,回头翻看阅读的第一天,历时近半年,每每想起,都万分地惭愧:忙碌和奔波,其实都是懒惰的托词。然而,细数下来,似乎近年来,这样认真、仔细、一字不漏、反复翻看并且伴随笔记阅读的书,似乎,也仅有《香火》而已。

    《香火》所展示的,是我所熟悉的家园、未知的世界,它普及了我对家园的认识。这半年,我有时会想,倘若我不是闽南人,倘若《香火》写的是他乡的香火,也许,我就错过了这一浩如烟海的典籍。读完《香火》,我很庆幸自己是闽南人,这样广博而深沉的土地,蕴藏着最古老最实诚的文化情感,我也惭愧自己是闽南人,对这一片土地,认知这样虚少。

    从文兴堂孩童佛到泉郡日月太保宫英烈侯,从灵著庙到民俗虎文化,从常见的闽南祠堂到诸多姓氏源流,从河岸普通的宫庙到消逝的渡船,谢文哲老师是以其故乡城厢后垵为坐标原点,延伸拓展,追根索源,构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闽南文化版图。版图上,一幕幕神秘悠远、苍凉悲壮、波澜壮阔的过往,徐徐展开。

    读《香火》,各种情感交织。

    在《风从八方来》,我一度遗憾,谢老师的写作,过于干练简约,大量的史地文化信息,浓缩成一句话,读者尚且回不过神来,文章已经移步换景。书中的每一篇,信息容量之大,大到每一字句,都是一幅磅礴的画卷。愚钝如我,阅读因此变得缓慢,时常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跋涉,急于达到目标,又舍不得掠过每一幅画卷,因而是一种煎熬。

    在《消逝的渡船》,我迟迟不愿意翻页,我的祖辈曾经从事过木材挑工,他们从深山里,星夜挑着“角阿”,沿着古路逶迤前行,翻过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往返于码头与集市、码头与村庄。码头,是苦涩维生的风雨亭。这一段历史,烙着沉重的印记,然而,正是这一些沉重的记忆,叠加起发展的厚度,人类庞大的勇气和不断的探索,往往始于教训和无奈。如今,渡船消失、挑脚夫不再,只余渡口在夕阳的余晖里静默,而我们奔走在大道坦途,依然怏怏于车马喧嚣。

    在《山中无老虎》,我想到我的母亲和我的孩子。某个假期,兴致所起,带老母亲和孩子去蓝田九摖一游。我母亲在一栋破旧的老房子面前,给孩子们讲诉上世纪七十年代老虎伤人的真实过往,孩子们惊慌恐惧,以致夜不能寐。清晨,见邻家幼儿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虎头虎脑甚是可爱,又顷刻释然。虎猛伤人,虎有神威,恐惧伴随敬畏,敬畏演化神力,有虎庇护,何惧?

    在《七月的狂欢》,我正纠结于一场民俗盛宴之中,有个出门在外的乡亲不停打电话质疑我,伊的家乡“房头”,年底适逢十三年一次的佛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杀一头猪敬拜,对于出门在外的人,真是大问题。伊希望,依靠政府的力量制止,而我们,在制止大摆宴席之后,面对敬拜民俗,无法也不能言语。民俗是家乡的符号,而多数人如我,对符号本体的认知,茫然无绪。祖辈们以丰盛的食物敬奉各路神明,孩子们在节庆奔跑、嬉戏——我们对于神明的认知、虔诚,更多的源自于祖辈的约定俗成。而祖辈们的祖辈,文化的样子,是否如故?我们看到的,惟有物质在不断加码。

    在《为什么是安溪人》及众多与茶相关的篇章里,我读到雄伟、沧桑,也读到文明的衍播、茶号的式微。这一棵伟大的植物,在远征途中,把闽南的文化撒播在世界各地,并以“中庸”“谦和”之道,“构成安溪整个世界秩序的基础”,有超越“自然属性”之上的“社会生命”。对我长久以来解释不清的“观音韵”,谢老师说,“一杯好茶的观音韵,就如同在城市钢筋水泥、车马喧嚣待久了,只身前往安溪,独自住在安溪的高山茶园里,清早推开门,雾气浮荡之间,一瞬间阳光普照全身,新鲜空气扑面而来”。

    《香火》是闽南乡土的百科。地域山川、族源村建、宗祠谱牒、神明祭祀、姓氏源流,甚至于古厝格局、生死礼仪、民间曲艺、民谚俚语,这一些长期以来依赖民间老一辈口授相传的瑰宝,在《香火》里,得到详实、体面的记载。我的孩子,对书中的民谚俚语尤为感兴趣,《香火》是一本她尚且无法明白的书。但她认真习读了“魁美钱银满脚目”“有安泰富无安泰厝”等篇目,并明白了“做牙”“普渡”“月半”“过番客”等名词,以及“赤岭普渡,墩前了芋”“赤岭一日一直走,走出一个七月十九;上苑一日一直挑,挑出一个九月初三”“春节无回家没某,七月半无回家没祖”等方言。这些方言,浓缩百姓的生活和积累,每一字句都有故事,对尚且无法感受闽南母体语言魅力的她,是极大的促动。

    闽南民间文化的传承,有一种现象叫“外婆的故事”,从外婆的述说里,听说过往的岁月,“村庙、戏台是安溪人一生最重要的课堂和剧场”“安溪人从小时候起,都会被祖母、祖父带到这里,接受村史教育”,这样的传播方式,对飞速的时代、浮躁的一代,渐渐如碎片模糊,于是逢庙必拜,逢神必敬,但是多数不知源起。记忆何以被保存?《香火》秉承乡土情怀,从文化视觉出发,为我们编述了生动的乡土教材。

    感谢《香火》!让我知道,在乡土大地上,有这么多的文化宝藏可以挖掘,让我每天的村庄行走,更加坚定和坦然。

【责任编辑:张燕清】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