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白中土父子:身居异域情系桑梓

2018-08-22 11:32:17来源: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本报讯 安溪乡贤白中土和他儿子白柏青,身居异城,情系桑梓,常回乡探亲,慷慨捐资兴办家乡公益事业,深受乡亲广泛赞誉。

艰苦奋斗 创业有成

白中土,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月十五日出生于我县尚卿乡新楼村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出生后不久,父母不得已忍痛割爱,将他送给龙门镇美卿村坑内自然村农民白文辉收养。

当时政局动乱,民不聊生,白中土的养父母在收养他之后,也因经济困难,让他只读了半年私塾,12岁就辍学在家务农。14岁那年,为了生计,白中土背井离乡,跟随同村乡亲远渡重洋,前往印尼苏门答腊岛棉兰谋生,在乡亲商店当杂工,勤劳俭朴,埋头苦干,深受店主疼爱。经过几年努力,他自己开店经商,诚信经营,成为当地有名商人。

白中土次子白柏青,1947年生于海外,高中毕业,先到父亲公司做工,后协助父亲经营大五金买卖。在马来西亚好友帮助下,获得代理大五金建筑铁条以及相关材料入口权。当地大五金市场价格猛涨,使他收获雄厚利润。

上世纪90年代,白中土、白柏青父子的生意风生水起,经营涵盖出入口、贸易、五金、建材、钢铁、房地产等领域;并向国外拓展,在新加坡等地,与人合资经营日亚证券等,事业日益兴旺。改革开放以后,白中土父子积极参与家乡建设,投资创办龙门投资有限公司,在县城建设新加坡花园及龙门寮山商业大厦等。父子还在山东青岛、江苏苏州等地投资。

心怀桑梓 乐捐公益

上世纪60年代开始,白中土开始回乡探亲。改革开放伊始,白中土回乡探亲,捐赠一笔资金为美卿小学兴建一座礼堂,以他已故父亲名字命名为“光辉堂”。村里有条小溪,他听说以往有一名小学生因过溪被洪水冲走,即捐建一座跨径10多米的石拱桥,方便学生安全上学,乡亲们将这座桥取名为“功德桥”。

改革开放初期回乡时,白中土看到乡亲们还在点煤油灯照明,就捐资架设输电线路送电到美卿村,并为各家各户安装上电灯,让村民用电照明。1992年,白中土又捐资20万元在村里兴建一幢两层楼房,以其已故夫人林明枝的名字命名为“明枝楼”,当年5月开建,11月落成。“明枝楼”一楼作为幼儿园学习场所,二楼作为村老年人协会、关工委活动场所。

回乡期间,白中土到出生地新楼村探亲,了解到村里的老年协会建立后,没有固定活动场所,老年人长期在旧祖祠里活动。已是87岁高龄的白中土,决定帮助解决这一难题。1993年,他再次回乡,捐资34万元在新楼村兴建一幢三层建筑面积555平方米的“脉缘楼”,作为村老年人活动中心;一楼5间店铺作为老年协会资产,租金收入作为村老年人活动费用;二、三楼作为老年人活动场所。他还捐赠1万元给村老年协会,作购置娱乐器材之用。

捐建美卿小学校舍后,白柏青又于1995年捐赠美卿幼儿园18万元,兴建校舍及大量玩具;1999年,他再次捐赠美卿小学40万元兴建教学楼,并配套电器设备、有机玻璃及篮球场等。此外,白中土父子还支持金狮小学、榜头中学和龙门中学改善办学条件。

为改善美卿村交通条件,白柏青捐资30多万元支持家乡建设水泥路。1994年,我县开凿省道206线龙门隧道,白中土父子也捐资助建,此外,他们还助建美光大桥和榜头大桥,方便乡亲出行;捐资支持龙门卫生院、龙门侨联、官桥医院建设。白柏青还捐赠美卿老年协会20万元作为修建老年协会场所、增添设备和经费,捐赠龙门镇政府一笔资金作为“二女户”助学基金。

2000年,白中土父子获省政府颁发的福建省捐资办学金质奖章、“乐育英才”奖匾和荣誉证书,并获市政府颁发的泉州市捐资办学铜质奖章。白中土和白柏青,分别于2000年12月和2004年5月在国外仙逝。 (陈克振)

【责任编辑:王丹凤】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