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蓬莱温泉有个公益学堂

2018-08-14 16:08:33来源: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本报讯 (记者洪金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炎热夏天,五十多位孩子端坐在蓬莱镇温泉村古香古色的祠堂内跟着几位大学生学习《三字经》,童声飞扬,书声朗朗,书香盈室。8月2日,温泉村教育促进会组织的爱心公益学堂在唐氏家庙内开班,广大村民拍手叫好。

祠堂变学堂

夏日炎炎,温泉村“唐氏宗家庙”这座积淀深厚的古老建筑因孩子们到来焕发新活力。教室设在祠堂内两间平房里,暂分为幼升小和小升初两个班级,三名大学生老师正认真为孩子们讲课。

唐梓露是福建医科大学大三学生,主动承担起公益学堂英语教学。从大一起,他每年都参加支教活动,学会与孩子沟通,这对他学医有很大帮助,明年打算把大学同学引荐到这里来。

福建师范大学大一学生唐吉凤,学的是数学专业,成为一名老师是她的梦想。“理论实践相结合,对专业成长也是促进,乡村孩子在奥数方面较为薄弱,在课堂上尽量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唐吉凤说,自己上大学得到村里教育促进会帮助,到公益学堂教学也算是回馈,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而毕业于厦门华厦职业学院的唐美玲,对幼升初的孩子们开设国学班,希望通过寓教于乐,让孩子体会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场志愿者们表示,只要时间和条件允许,他们都会准时来到“爱心公益学堂”,为学弟学妹们进行课外辅导,把“公益学堂”办成长久的公益事业。

乡村公益学堂深受家长热捧。“寒暑假村民送孩子到尚卿、到城区学习舞蹈、书法、音乐、美术,来回往返非常不方便,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财力。”家长林宝珠说,孩子今年7岁,以后暑假能在公益学堂学习,是再好不过的事。她希望公益学堂越办越好,让村里孩子过个有收获的假期。

家风促学风

对这座祠堂,村里孩子们再熟悉不过,不过在这里上课,还是头一遭。温泉村因唐姓居住开发,称唐家村,后由于该地有天然温泉汤,故得名“汤泉”“温泉”。唐氏自宋朝开基以来,宋、明、清三朝七进士,四世五明经,人才辈出。祠堂数十块牌匾记录该村历代人才辈出密码。

世世代代秉承唐氏家风,酿就浓郁文化氛围,各类人才辈出。2016年5月,由唐东培等人积极发起组织成立的“温泉教育促进会”,乡贤筹资35.7万基金,旨在鼓励资助温泉村优秀学子,对本村上一中统招线、本二以上的学生,以及研究生进行奖励,对家庭贫困学子助学。“每年受奖励就有40多名学子,2016年当年就有10位研究生。”唐东培说。

前些年,村里常住人口4640多人。近年来,越来越多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如今常住村里只有1000多人,大多是老人孩子。平时这些孩子都在学校,到假期就没地儿去了。

“城市家庭的孩子忙着上兴趣班、参加夏令营、外出旅游等,而乡村留守儿童,基本处于‘放羊’状态,除写作业、看电视,更多时间都是结伴到处闲逛。”唐东培是村里教育促进会会长,也是泉州一中教师,每次回乡,都为村里孩子着急。

“依托温泉村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和文艺人才,利用唐氏家庙这一文化活动中心,开设书法、国学、奥数、英语等课程,同样让村里的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而充实的暑假。”唐东培在教育促进会微信群上发出倡仪,得到村民拥护支持,并动员暑期返乡大学生到学堂任教,免费为孩子们辅导作业、培养兴趣,传授知识。没想到大学生们一口就答应下来。“两三天时间,学生报到,教师到位。”

“探索创办公益学堂,目的是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唐东培说,学堂与每位家长签订《准时接送协议》,确保孩子在暑假无安全“真空地带”。学堂将尽快完善教学机制,充实师资力量。开学后,将动员本村相关专业老师,到公益学堂开课,让这个公益学堂成为村里孩子的第二课堂。

【责任编辑:王丹凤】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