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安溪茶学院“智助”乡村振兴

2018-06-12 09:53:29来源: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安溪茶学院/刘伯怡摄

    阅读提示

    本报讯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前提,人才是关键。作为我县唯一一所高等院校,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顺应时代潮流,呼应地方需求,走出一条基于乡村振兴的校地企合作、全产业链式茶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之路。(记者苏连锦)

    公办民助 打造乡村振兴“智力摇篮”

    临近毕业季,作为茶学院茶学系主任,高水练连日来最忙的工作就是接待到学校洽谈招聘工作的企业人员,最多时一天接待好几拨。“一些企业高管给我们学生作出的评价是‘马上能用,马上好用,马上大用’。”高水练说。

    为茶行业培养和输送技能人才,正是我县创办茶学院的初衷。“我县有80%的人口从事跟茶相关产业,从茶叶种植、加工、流通,到延伸出来的包装、茶器具、茶文化等,已形成庞大全产业链条。”在县农茶局局长陈志明看来,虽为全国最大产茶大县,未来专业人才储备与支撑,依然是绕不开课题。

    于是,2012年5月,采用“公办民助”模式的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正式成立,同年9月,首批招收400名学生正式入校学习。

    安溪茶学院党委书记雷国铨介绍,“公办”指福建农林大学公立办学,“民助”即安溪地方政府、茶企、茶农、海内外乡贤帮助办学,提供教育资源。截至目前,安溪茶学院创下福建省单个教育项目社会捐资最多(6.34亿元)、筹建进度最快(2年建成)记录,已成为福建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田、“公办民助”办学典范。

    “乡村振兴,就应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而为这支队伍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正是安溪茶学院的使命。”雷国铨认为,作为一所涉茶全产业链的本科院校,安溪茶学院将是一个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全方位智力支持的人才摇篮。

    数据显示,茶学院自创办以来,我县涉茶产值提升60.9%,安溪铁观音区域公共品牌价值提升19.3%。与此同时,以茶学院为技术支撑的茶产业园区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得中央财政支持1亿元,正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国茶产业园之冠。

    通专兼具 培养全产业链“茶乡名匠”

    从大一基础公开课到大二植物生理学、茶树栽培学、植物病虫害等课程打基础、做铺垫,大三学生熊俊辉和同学们,下学期将面对茶学专业最核心两个板块——审评和制茶。

    在安溪茶学院院长林金科看来,这门从田野土地种植到一杯茶汤审评的茶学专业,极大浓缩一个产业“通才”培养教育,也对学生们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林金科介绍,茶学院在专业设置上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过去按知识体系设置专业做法,设置3个本科专业5个方向,分别对接茶产业链5个关键领域人才需求。打造跨农学、管理学、艺术学三个一级学科的茶产业链专业群,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培养“通专兼具”多样化产业人才,适应产销一体化、文化旅游创意一条龙大中型涉茶企业人才需求。

    “是骡是马,拉出来遛遛。”兴办各种各样创新创业大赛,是安溪茶学院检验人才培养成效的一个招数。多次参与全国茶艺技能大赛,展现当代山区大学生文化修养及内在气质,吸引更多人认识安溪铁观音,弘扬安溪茶文化;举办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发挥好高校智库作用,反哺地方经济发展;举办初制大赛,高校学生与制茶高手结成对子,同台互动竞技,促进涉茶新一代深耕茶产业,助推培养一批批“懂文化、会技术”茶产业制造的“茶乡名匠”。

    优秀学生、技术达人,纷纷成为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统计表明,茶学院仅毕业2届学生,已为社会输送了647名茶产业人才,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7.03%,深受各大企业欢迎。八马茶业等前来招聘的90%企业,不经试用期直接聘用该校毕业生。县茶叶协会调查显示,安溪茶学院毕业生涉茶岗位就业率53.01%,仅毕业后1-2年就有42.08%校友成为涉茶企业技术骨干或中层管理人员,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7.3%。

    产教融合 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身处山区县的安溪茶学院,接地气是一大优势,茶园的生态发展,乡村的美丽建设,企业的科技创新,都有师生活跃的身影。

    自2015起,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廖红和茶学院师生,先后走访龙涓、祥华、感德、西坪等12个乡镇,获取上千个茶叶样品和土壤样品,并在这些乡镇设立实验基地,探究“茶豆间作”模式。经过几年攻坚和实验,“茶豆间作”不仅可增加茶叶产量,还免去肥料和除草费用,节省成本近100万元。

    不仅如此,主持编制乌龙茶国际标准,掌握全球乌龙茶市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是首个由中国人编制的茶叶国际标准;搭建蒲公英众创空间,成功入驻12个创业项目,所涉行业包括茶叶、服装、软件设计开发、摄影摄像等,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师生之所以热衷创新创业与研发,得益于“三协同、六融入、九对接”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雷国铨介绍,“三协同”就是校、地、企协同制定培养方案、教育大纲和教学计划。“六融入”是把行业大师、技术能手、管理精英、技术标准、实践基地、教学安全等6方面优质资源全面融入教育教学。“九对接”则是把栽培育种、加工生产、审评检验、质量安全、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休闲旅游、文化创意、艺术设计等9个关键实践环节,全面对接到茶产业生产一线。

    雷国铨表示,目前,安溪茶学院已建立校外实践基地38个,聘请校外导师95名,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开展毕业论文实验研究,实现70%本科毕业论文在实践基地完成。眼下,学生参与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3个,茶学、工商管理等5个专业方向学生进厂、进企实习实训人次4000人次/年。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对人才培养提出新需求、要求、诉求。林金科表示,未来,安溪茶学院还将充分借助企业、地方资源,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高素质人才,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大学与茶乡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迸发出无穷生命力和创造力。

【责任编辑:苏坚城】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