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新闻网

生我养我的大厝村(三章)

2018-04-17 11:19:46来源: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黄志雄

参洋大街

时光把土地掀开,一条东西走向的参洋大街在二十一世纪就这样书写。

大街上的斑马线、红绿灯,还有沿途的绿色,包括那欢笑而过的红领巾,都是我阅读的文字。

大街两边,茶博会、茶学院、公寓楼、摩天轮是发酵的流年,醉了四季。

大街沿途,或纵或横,像是春天孕育的花蕾,惊艳大都市模样的风情。

我再也找不到曾经翻耕的农田,再也看不到曾经捉过泥鳅的小溪。

参洋大桥

这里,还是不是生我养我的大厝村?

我老家的方向在哪?

蓝天白云调皮地跃过我的头顶,熏染醉意的天空。只有风,还是那样亲切,在我身边流淌。

走过的大街,如背负的行囊,沧桑着我的胸膛。难道,参洋大街也想让我的脊背再一次叙述春秋?

走在参洋大街上,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一句句亲切的乡音,一声声儿时的呢喃,消融我的苍茫。

参洋大街,一步步成了我的书签。

回乡,不再迷茫。

方言里的坯桥

方言里的坯桥,叫跃进桥。

方言里的坯桥老了,老到不再固执,老到不再坚守,老到让我不再看到跃进桥的字样。

曾经的风雨,曾经的洪魔,方言里的坯桥,一再跃进。洗礼的岁月,把平安表达。

在桥上追逐蜻蜓,在桥下捕捞鱼虾,儿时的欢乐,一再汹涌。

远方的群山,近处的金黄,不曾消弥的画面,一再澎湃。

弯弯的拱形,是小家碧玉般的香眉,是大厝村一幅美丽的风景。

方言里的坯桥,像是我的父老乡亲,像我父老乡亲口中的家长里短。

生活的一切,在时光里都被染上了温馨的底色。

老了的坯桥,不再有骨感。链接参内乡十一个行政村的坯桥,在一层层黄土之下接受回忆。

大厝村车来车往。

在阔步的讯息里,有一个声音从坯桥处传来,那是春的号角吗?

方言里的坯桥,在逐梦的季节里,焕发家乡崭新的脉跳。

溪头渡

那只能存留于记忆里了。

岁月是远去的风帆,溪头渡已被笔直的公路替换,曾经紧紧相依的西溪,渐行渐远。

现在汩汩流淌的西溪水,已架起了一座西溪大桥的彩虹。桥上的车水马龙,溪头渡静静地无言无语。

我理解了溪头渡的劳累。生活的崇山峻岭,山舞银蛇,需要艄公们坚定地犁波斩浪。

尽管阳光稀薄,但我们不敢放弃。抵达彼岸的梦想,一直深深地扎在心里。

我蹲下身子,抚摸着溪头渡之上的土地,一股激流澎湃的水声,汹涌入耳。

像我大厝村民的烟火。

敬意燃烧了诗意。溪头渡还在。

对于尘世的风云,溪头渡继续问津。

鳞次栉比的高楼,与散落的远山,传递出爱的芬芳。

我身上有一枚胎记,神似记忆里的溪头渡。

【责任编辑:苏坚城】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